2019年3月5日上午,我上了一堂英语公开课,根据课文Relatives and their jobs以及整个单元A visit to Garden City的教学内容,确定了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为: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单词和词组machine,since等,学习掌握现在完成时since和for的用法。技能目标为:培养从对话中获取具体信息的阅读技巧。情感目标为:引发学生对不同工作的兴趣。
在本节课中,我设置了对话练习,小组讨论,interview等一些活动,较为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充分地在读之前扫除了学生的阅读障碍,把难点降到最低,环节流畅,学生吸收效果较好。课后施志红老师和其他英语老师都参加了这节课的评课,几位老师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点评,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获得了不少的经验以及教学方法,而且还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现分析如下:
首先,施志红对我课件的细节部分提出了改进,尤其是提出了表格设计需要改进,表格中有的回答是句子,有的回答是单词,格式不统一,因为job的部分基本是以前学过内容的复习,因此可以统一进行词语填写,锻炼学生提炼概括能力。朱珊珊老师提出表格中不必加上uncle和aunt,否则表格以谁的视角填写就比较混乱,worksheet也不必写上人名。其他老师也提出应该将Post-task中的两个任务对调,难度应该是从易到难,逐渐提高,根据表格信息做report更简单一点,应该放在前面,让学生有一个合理的过渡。有位老师提出在课上的时候一个学生提到since 19 years,我本能地对她进行了纠正,但是我不应该急于改正,说是错的,应该顺势引导学生另一种since 19 years ago的用法。这其实是一种教育机智。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这种在普通事件当中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和将看似不重要的事情转换成有教育意义的事情的能力,才能使教育机智得以实现。教育机智发自偶然,储之久远。作为新手教师,教育机智是我需要在不断的课堂实践和课后反思中不断获取和提高的教育瑰宝。
另外,教学目标和具体设计的教学活动要统一,本课的重点是since和for的用法,应该在最后环节设计更多情景来突出这一点,强化since和for的用法。让学生从理解since和for的用法到学会作用,再到能够灵活作用这个重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另外,施老师指出了Brainstorm部分比较新颖,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妈妈的不容易,达到二期课改中所要求的渗透情感教育的要求,让学生提出体会母亲的辛劳和对job这个词的初步感知。要加强文本的分析能力和设计板书的意识。
通过本节公开课,以及课后的及时评价,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永远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无论怎样构思教学,总要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因此,备好课绝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考虑好每一环节,这样每一节课才会是高效率的。
个人简介:
李思佳,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2018年7月参加工作,现在奉贤区肖塘中学任教。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一贯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我认识到教师应给孩子留足思考与自主学习的空间,一定要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探讨等能力培养。只是如何实现这种想法,却仍是摆在我前面的一道难题。我需要继续用我的教心去雕琢素质教育这块崭新的蓝田。
教育格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