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立足文本解读 聚焦核心素养 ——奉贤、闵行、亳州初中历史复习课教学研讨

发布日期:2023-12-14   发布人:肖塘中学   

127日下午,奉贤、闵行和亳州联合举办初中历史复习课教学研讨活动,这场跨区域联动在肖塘中学进行。本次由奉贤区教研员曹敏主持,上海市特级、正高级教师朱志浩、闵行区历史教研员胡彦杰、亳州市历史教研员甘莉,奉贤区肖塘中学校长夏君、副校长罗正东,奉贤、闵行、亳州的历史老师出席活动,肖塘中学结对的亳州市三十三中学远程收看活动。

活动开幕的第一课是上海龙柏中学徐婷老师执教的《世界历史(第一册)》第二单元《古代亚欧文明》复习课。徐老师巧用学习单,借助信息化手段,多角度多视角分析史料,引领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出发学习古代区域文明的产生、发展与交流,感受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同课异构往往能带来不一样的视野及思考。上海市奉贤区肖塘中学王雪纯老师和安徽亳州十九中孙明杰老师分别就《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进行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

王雪纯老师利用时间轴、大事年表、地图等方法,对秦汉时期的更替进行整体架构,系统梳理秦汉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政策,将七个章节的知识点深度浓缩为一条清晰的时间线,呈现出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过程。

孙明杰老师在思维导图梳理单元知识脉络的基础上,通过生动风趣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带领学生感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重大影响,展现出秦汉时期的文化辉煌大气,涵养学生家国情怀。

课堂展示活动结束后,三位授课老师分别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情境的创设、即时的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了简短的说课。

来着闵行和奉贤的四位听课教师从教学过程的选材与设问、复习课教学内容的整合、结构板书的优化、作业设计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等方法对三节课进行了对比式针对性点评。

亳州市三十三中学的历史老师则进行线上观摩并在课后认真撰写观课报告,总结学习经验:

用心备课是上好课的一把金钥匙。教师每一次上课都离不开精心的备课,充分的备课不仅能显现出教师的责任心而且也是上好课的保障。在教师行云流水、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课堂中,让我感受到老师们的倾心付出。每位老师的ppt制作的都很精美,并且重难点突出,详略有致,包括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

——陈娜娜

这次公开课的亮点在于教学的设计环节。徐婷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化繁为简,实现高效课堂;王雪纯教师通过设计分析秦汉两朝的对比图,让学生们感受到秦汉大一统的治理体系,形成直观体系;孙明杰教师个个环节设计的名称充满古典历史韵味,例如:“古道斑斓诗为证”、“古路焕发新气象”等,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逐步整理出思维导图。

——马亚萍

这次直播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勇气。通过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和分析,我认识到了古代中国的外交策略和文化交流手段对于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启示意义。同时,这次课程也激发了我对于中华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和探索欲望,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够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我期待更多的这样的直播课,期待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和学习历史。

——孙冰雪

 

最后,上海市特级、正高级教师朱志浩进行总结点评。朱志浩老师指出,复习课应该有四个要素:一、合适的主题,基于自然单元和基于重组单元的主题复习课;二、聚焦内容,聚焦核心概念、有结构化的思考;三、瞻前顾后,复习课也是新授课,同样也有内容聚焦和方法策略;四、单元作业,要有配套的单元作业。同时,历史老师也应当重视基本,重视课堂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两区三地,聚力同行;同课异构,思维碰撞;教有所获,研有所悟;教研并举,携手共赢。本次联合教研活动为历史老师们搭建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在教研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凝聚教学智慧,促进自身素养和教学质效的双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