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4月17日 至2023 年4月21日
日期 |
星期 |
时 间 |
会议、活动名称 |
负责人 |
地 点 |
出席对象 |
4.15 |
六 |
8:30 |
校园开放日活动 |
教导处 |
学校 |
相关人员 |
4.17 |
一 |
8:00 |
升旗仪式 |
政教处 |
操场 |
全体师生 |
4.17 |
一 |
上午 |
汇贤-古华集团教学视导 |
教导处 |
各教室 |
9年级各科教师 校内督导组 |
4.17 |
一 |
9:55 |
校务会 |
党政 |
四楼会议室 |
校务会成员 |
4.17 |
一 |
12:10 |
大调研相关学科专题会议 |
教导处 |
四楼会议室 |
相关人员 |
4.17 |
一 |
13:00 |
教研组长会议 |
教导处 |
四楼会议室 |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
4.17 |
一 |
15:00 |
全体教职工大会 |
党政 |
小剧场 |
全体教职工 |
4.17 |
一 |
15:45 |
校本研修 |
教导处 |
教研组室 |
全体教师 |
4.18 |
二 |
12:45 |
区体育教研活动——“聚焦活动设计 关注体能练习” |
教导处 |
操场 |
体育教研组 |
4.19 |
三 |
12:00 |
本学期教学资料检查 |
教导处 |
四楼会议室 |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
4.21 |
五 |
9:10 |
专题会议 |
党政 |
四楼会议室 |
相关人员 |
备注:
一、加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的研读、领悟、实践,积极探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专题型”校本研修共同体建设,加强“基于数字化转型的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校本研修”,及时做好工作的过程性资料积累与工作总结,迎接上海市大调研。
二、规范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三、加强传染病防控与报告工作。
四、 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
五、校本研修内容:开展校内教学专项督导活动,督导组成员本周听取两节课,周五上交材料。请关注以下几项内容:1.关注学生学习状态;2.关注教学五常规(各项教学资料的规范性,课堂教学规范性,作业的规范性等);3.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
教学资料检查:本学期备课本、听课本、作业本、拓展课记录本、作业情况记录本、辅优补差记录本、教研组长手册、备课组长手册、校本研修记录本等,周一由组长收齐放置四楼会议室,周三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统一检查。
附:大调研相关学科专题会议
参加人员:夏君、何琛、张敏、黄河双、徐兰燕、侯陈昊、罗正东、潘世清、奚琳、张连花
党政办
2023-4-14
肖塘中学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0周教研组校本研修安排
周次 |
教师 |
内容 |
班级 |
上课地点 |
上课时间 |
研修主题 |
10 |
钱慧英 |
6.9(3)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
六(2)班 |
录播室 |
周五上午第2节 |
激活学生运算能力的典型活动设计与实施 |
10 |
韩新光 |
篮球 |
71 |
操场 |
周四上午第四节 |
灵敏、耐力 |
公开课(主题研讨)要求:
教研组 |
蹲点人员 |
教研组 |
蹲点人员 |
全面负责 |
夏 君 |
政史地组 |
何 琛 |
语文组 |
奚 琳、苏 姝 |
音体美、信息化组 |
张连花、王 威 |
数学组 |
罗正东、张 敏 |
综合组 |
钱忠贤、戴立新 |
英语组 |
俞 梅 |
理化组 |
潘世清 |
1. 由教研组长组织开展组内公开课的上课、观课、评课和主题研讨等活动,并认真填写《肖塘中学课堂教学评价表》(纸质)、《教研组校本研修记录本》(电子稿)。教研组长助理负责录课、拍照等。这些资料于学期末统一上交教导处检查、存档。
2. 上课教师提前一周认真备课、备课组磨课,并主动与教导处确定确切的上课时间、地点与内容,与朱昊老师联系录播室的使用等。
3. 教研组主动邀请蹲点领导、专家等听课、参与主题教研活动。
4. 构建“四有教研”:有魂(即核心理念及其学科阐释。如“和润教研”);有策(即每一次主题教研有具体的方案、流程等);有爱(研究是核心,服务是关键,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研究和服务的对象充满情感,做事情就会富有激情和灵感。);有果(教研要有成果,“有事”重大事件、活动,“有物”如教研理念、策略,如课题、项目、奖项等,“有人”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研组学科的地位提升等)。
5. 蹲点领导及督导组成员听课(观摩)要点:
(1)根据教研组实际安排,深入课堂听课,观察课堂教学是否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变化、是否关注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并及时与任课教师反馈评价。
(2)根据教研组实际安排,积极参与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观察研修活动是否切合研修主题、是否结合课堂实践对新课标的变化进行深入研讨及思考,并及时作出反馈评价,由教研组长作好记录。
教科研
关于开展2023 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
“失败与创新”征文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职成校及其他教育服务部门:5.20之前上交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素养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领域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和人才战略、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素养培育,既有政策要求,也有专家呼吁,学校(幼儿园)和教师都进行过大量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回应新时代对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要求,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协作共同体、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与《上海教育科研》编辑部联合举办2023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失败与创新”征文活动。
一、参加对象
中小幼校(园)长与教师、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
二、主题阐释
创新是一种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往往需要经历长期的点滴积累和曲折的探索过程,在有所发现有所突破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和应用。失败是创新的常态,与创新过程相伴随。因此,创新过程中需要学生保有好奇心和坚韧性,需要学校和教师正确对待学生的失败,也需要人们对失败持有包容心和接纳度,将失败视为珍贵的教育资源。思考失败与创新的关系,并不是以失败为荣,也不是以失败为目的,更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而是将失败作为创新素养培育的磨刀石,利用失败中产生的积极价值,或者通过设计恰当的失败情境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
三、选材范围
——课程建设。在指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在国外课程本土化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建设上有独到做法,能有效处理失败与创新的关系。
——课堂教学。创设包容失败、敢于尝试的课堂氛围。善于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失败,将失败转换成合适的教育场景,引导学生生成具有新意的成果。采用流程再造、变式教学、情境创设等,让学生通过有效失败产生新的意义与产品。
——实践活动。在各类学校主题活动、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中,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可以是科技项目、研究性课题、学科实验、创意实践等,突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遭遇的困境与障碍,强调学生从失败中获得的新发现和新收获。
——学校管理。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学校治理体制与机制,营造包容学生失败的氛围,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如创新学生评价制度,改革作业批改、考试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探索以学生创新精神成长、能力形成、品格养成为依据的表现性评价,为学生创设敢于尝试、不惧失败的心理环境和物理空间。
四、注意事项
1. 文体。文体不拘,可以是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叙事性案例、经验总结等。
2. 篇幅。一般以 5000 字左右为宜,未在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 严禁抄袭。
3. 各单位科研室择优向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推荐1至3篇文章参评。
4. 截稿日期:2023 年5 月 25 日。
五、材料报送
1.各单位将文章的纸质稿(一式三份)上交至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3号楼301会议室(西),电子稿(以“学校+作者”命名)、汇总表(附件1,以“学校”命名)上传至FTP/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失败与创新征文相关文件夹内。
2.区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将评出若干等第奖,再择优推荐优秀文章报送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参评。
联系人:顾婧 13817750067
奉贤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23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