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信息公开

第14周教育研究中心教学活动安排(中学)

发布日期:2024-05-20   发布人:肖塘中学   

2023214

★温馨提示:

1.因学院车位有限,暂无法对外提供停车车位,来院参加研修活动的老师,务请绿色出行。请学校领导对参加培训的老师及时通知到位。感谢配合支持!

2.学院是上海市无烟单位,请勿在校园内吸烟。

3.饮水请自带茶杯,喝饮料的老师扔水瓶时请注意干湿垃圾分类,没有喝完的水瓶请带走。

 

 

1.语文

2)时间:

2024年5月23日(星期四)下午13:20(半天)

 内容:

16届上海市语文大讲堂   活动主题:语文教育与数学赋能

对象:

高婷婷(崇实中学)陆文意(崇实中学)张紫嫣(肖塘中学)

姚伟诚(育秀中学)詹佳楠(育秀中学)沈顾佳(育秀中学)

宋逸晖(待问中学)王云霄(奉中附初)季睿婕(阳光学校)

朱思雨(古华中学)沈  林(青溪中学)杨敏梅(青溪中学)

谢怡沁(上外附中)李逸珺(南桥中学)唐诗芸(三官堂学校)

地点:

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科学会堂(宋姬 潘禕)

2.数学

时间:

2024年5月21日 下午12:50

内容:

主题:从“题”到“课” 的行与思

1. 课堂教学观摩

《奉贤二模24题的再编与再思》上海市奉贤区实验中学 仰晓怿

《二次函数中新定义问题的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 施婷

2.主题交流:《复盘二模,整装再战》上海市奉贤区肇文学校 周梦婷

3.九年级教学研讨

对象:

九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胡晓燕 黄超凤

地点:

奉贤区实验中学(袁晓婷)

3.英语

2)时间:

2024年522 (周三)  下午 1:00400

内容:

活动主题: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一、课堂教学      

第一节: 执教课题:Saying No to Bullies (六年级)                  

     执教教师:教育学院    丁永花

第二节:执教课题: Free-time Activities (七年级)                  

     执教教师:平安学校    王贞权

三、互动交流

四、活动总结

对象:

1.  全体六、七年级任课教师。唐幸 黄文静 杨冰 刘芳 俞梅

2.  一至三年期教师

3. 丁永花、张俞名教师工作室学员;卫治平名教师工作室学员  李思佳

地点:

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文秀路369号) (丁永花)

7.化学

2)时间:

2024年5月24日(周五)  下午12:40(半天)

内容:

初中化学项目化学习研讨系列活动(二)

一、课堂教学

1.观课

趣味蛋雕         执教:育秀中学        夏辉    

制作固体酒精     执教:五四学校        杨洁    

2.说课、评课

二、论文交流

《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项目化作业设计的案例研究》  三官堂学校  彭爱辉

三、活动总结

对象:

全体初中化学教师 唐健栋

地点:

奉贤区育秀中学 (蒋静)

备注:

12:50正式上课;

学校停车位紧张,请大家绿色出行。

8.体育

时间:

2024年5月21日(星期二)下午13:00-16:00

内容:

聚焦运动能力培养 关注运动负荷监测

1.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4-1)执教:莫海华(奉贤区齐贤学校)7(2)班

2.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4-2) 执教:方冬根(奉贤区西渡学校)7(1)班

专家点评:特级、正高级教师 李鹰  章文军(嘉定教育学院)

对象:

1. 各校初、高中教师代表一名  沈斌

2. 金民、干懿洁名师工作室

地点:

齐贤学校中学部(文明街16号)篮球场(金民)

10.生命科学、地理

时间:

2024年5月21日(周二) 下午13:30

内容:

活动主题:研究考试试题 促进学生表现

1.从题干信息到知识迁移,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以“2023学年普陀区一模第46题”为例

交流人:上海市奉贤区青溪中学    周婧茹

2.以逻辑思考提高问题的阐释与创新能力

——以“2023学年集团二模第5-6题”为例

交流人:上海奉贤区世外教育附属临港外国语学校    刘美茜

3.加强信息关联应用,提升答题逻辑性

——以“2023学年崇明区二模第46题”为例

交流人:上海市奉贤区青村中学    庄晓娟

4.重信息提取,谋进步之道

——以“2023学年青浦区一模第46题”为例

交流人:上海市奉贤区肇文学校    顾毓雯

5.关注基础知识落实,加强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

——以“2023学年浦东新区二模第46题”、“2023学年杨浦区一模第6题”为例

交流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    李马燕

6.训练逻辑思维,提升问题分析与质疑能力

——以“2023学年宝山区第45题”、“2023学年嘉定区一模第47题”为例

交流人:上海市奉贤区待问中学    黄裕庭

7.提高审题能力,提取信息,精准答题

——以“闵行区2023学年度一模第46题为例

交流人:上海市奉贤区古华中学 顾美华

8.落实学科基础,提升跨学科能力

——以“2023学年宝山区二模第43-45题为例

交流人:上海市奉贤区尚同中学     汪瑜

对象:

1.九年级跨学科案例分析任课教师 戴立新 钱凤英

2.其他感兴趣的地理、生命科学任课教师

地点:

教育学院 深研楼(3号楼)201(翁晓静、杨  洋)

备注:

交流的老师提前到场拷贝课件

11.美术

时间:

5月22日(周三)下午13:00——15:30

内容:

专家讲座:

《漫谈中国画与西洋画之区别》 江苏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杨振廷教授

对象:

全体中学美术教师、区政协文化文史委委员、区政协委员 罗正东

地点: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 致用楼(4号楼)多功能厅(张春辉)

13.科学

时间:

20245月22日 13:00(半天)

内容:

1.主题交流

建构问题链、助力高效复习——以“空气与生命”单元复习教学为例   

交流人:邬桥学校 陈远

指向科学思维的初中科学单元复习活动设计——以“身边的溶液”单元复习教学为例

交流人:四团中学 张雁

2.奉贤区初中科学学科教研工作会

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科学实践研究项目组工作会

对象:

1.区全体专兼职科学教师; 张群、周杏彦 徐钰

2.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科学实践研究项目组:

新寺学校 许孙妮,待问中学 盛义岚,邬桥学校 陈远,肇文学校 金敏,

青村中学 瞿丽,  洪庙中学 乔胜浩,星火学校 张启帆、朱晏洁。.

地点:

区教育学院  深研楼(3号楼)201教室(沈锋)

备注:

请自带茶杯,尽量绿色出行

14.历史

时间:

2024年5月23日下午12:40

内容:

主题: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

活动流程:

一、课堂教学展示

12:50-13:30 奉中附初 王  晔一封家书,一段历史——重读抗战家书,感悟民族精神

13:40-14:20 汇贤中学 王新燃“春节习俗的变与不变——建国后春节习俗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说课及评课环节

三、奉贤区初中项目化学习实施方案交流

对象:

初中各校安排一位骨干教师及三年期内新教师(初中)王雪纯

地点:

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朱志浩、曹敏、陆驹奕)

备注:

上课地点为录播室,请各位老师带好课程标准

16.中小学书法

时间:

2024年5月22日(周三)下午13:00——15:30

内容:

专家讲座:

《漫谈中国画与西洋画之区别》 江苏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杨振廷教授

对象:

全体中小学书法教师 魏继东

地点: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 致用楼(4号楼)多功能厅(张春辉)

17.特殊教育

时间:

2024年5月22日(星期三) 下午13:00

内容:

一、主题讲座

讲座主题:信息技术赋能特殊教育

主讲人:邱轶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特殊教育教研员

二、互动交流

对象:

对象1:奉贤区惠敏学校教师代表;对象2:奉贤工业技术学校教师代表

对象3:奉贤区各中小幼资源教师 侯陈昊

地点:

对象1、2:闵行区启音学校(新镇路1095号 )

对象3:视频参加:#腾讯会议548-567-037

 

 

 

 

 

第 14 周奉贤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名教师工作室活动通知

 

 

 

 

 

 

 

 

 

 

33

名称

卫治平名教师工作室

时间

5  22 号下午 1:00-4:00

地点

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内容

(一) 课堂教学

执教教师:教育学院 丁永花 Saying No to bullies (六年级) 执教教师:平安学校 王贞权 Free-time Activities (七年级)

(二) 专家点评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初级中学 王萍

(三) 工作室结业活动

活动策划、主持 肇文学校  林紫薇

(四)领导讲话

对象

一、工作室学员

1  顾佳   尚同中学  11 丁文婷 育秀实验学校

 

 


 

 

 

2  冯燕   9 实验•崇实联合中学  12 胡纯恺 育秀实验学校

3  于淼   五四学校  13 韩双英 金汇学校

4  徐悦   汇贤•奉浦联合中学 14 钟思佳 金水苑中学

5  朱倩芸 洪庙中学  15 陆芫莙 泰日学校

6  杨婉茹 庄行学校  16 周敏   古华中学

7  金翠婷 胡桥学校  17 苏潇芬 青溪•青村联合中学

8  陈逸斐 实验•崇实联合中学 18 徐成成 青溪•青村联合中学

9  刘怡   实验•崇实联合中学 19 何燕蓉 三官堂学校

10 樊文彦 奉城第二中学  20 李思佳 肖塘中学

备注

 

 

 

 

 

 

 

 

 

 

 

 

 

50

名称

张春辉名教师工作室

时间

5  21 日(周二)下午 13:00——15:30

地点

奉贤区肖塘中学

内容

讲座:课题申请书的撰写

 

 

 

 

 

对象

一、工作室学员

1    薛子旖  曙光中学  10 李佳慧 西渡学校

2    沈佳琪  奉贤中学附属南桥中学 11 沈燕清 奉城第二中学

3    陈晨 肇文学校   12 张申   育秀实验学校

4    王妍之  金水苑中学 13 李青舟 待问中学

5    宋莉芸   尚同中学  14 陈家婧 奉城第二中学

6    李岚 华亭学校   15 徐群   金汇学校

7    陈晓航  实验•崇实联合中学 16 蒋春燕 钱桥学校

8    陆伊哲  青溪•青村联合中学 17 顾正豪 奉贤中学

9    魏继东 罗正东 邵伟 肖塘中学

备注

 

 

 

 

 

 

 

14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通知

通知五:黄超凤

奉贤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奉贤区第三届新成长教育行动

研究成果征集评选方案》的通知

 

奉教办2023108

 

各基层单位:

现将《奉贤区第三届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征集评选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积极宣传发动,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奉贤区第三届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征集评选方案

 

 

奉贤区教育局办公室

2023年12月27日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                    2023年12月27日印发

签发:施文龙           核稿:骆之强           校对:侯元丽

 

附件

奉贤区第三届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征集评选方案

 

为贯彻落实《奉贤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新成长教育行动纲要》等部署要求,激活基层单位和一线教师的教育行动研究热情,引导广大教职员工贯彻新理念,开展真研究,创造新成果,发挥优秀成果的推广辐射效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创新推进区域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成长教育,全面建设“自然、活力、和润”的南上海品质教育区,组织开展奉贤区第三届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征集评选活动,特制定本评选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新成长教育理念,立足工作实际,以“问题解决、实践研究、提升质量、创建特色”为宗旨,引导教师主动参与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形成“校校有课题,人人有专题”的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生态。

二、评选要点

(一)参评对象

本区幼儿园、中小学校、中职校、成校和其他教育行政服务部门在编在岗的教职员工。

(二)主要方向

1.在新成长课堂教学、新成长班集体建设、新成长家校合力育人、新成长学校管理变革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探索。

2.新成长教育背景下的教育行政和指导服务机制创新探索。

(三)参评范围

1.参评的成果主要为课题研究报告、科研论文、著作等。各种课例、教育反思和教育叙事等不作为参评范围。

2.参评成果应为2023年以来形成的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已参评过首届和第二届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奖评选的成果,在没有重大突破或进展情况下,本次不再重复参评。

(四)评选分组

1.学校分类:(1)幼儿园;(2)小学;(3)一贯制学校;(4)初中;(5)高中中职;(6)成校;(7)其他教育行政服务部门。

2.成果分类:(1)学校德育;(2)课程教学;(3)学生成长;(4)家校社合力育人;(5)学校管理;(6)教育行政、服务及其他。

三、评选标准与等级设置

(一)评选标准

主要考察成果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1.科学性。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政策,体现新成长教育理念,有充分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方法运用科学合理,研究过程清晰;研究结论有充分的数据与事实支撑。

2.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坚持新成长教育理念下,有效回应当前教育改革与学校发展面临的真实问题;成果源自于研究者的亲自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成果应用已取得成效。

3.创新性。成果应是坚持新成长教育理念的实践创新,对教育现象的规律性有新的认识,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有创新借鉴意义。

(二)等级设置

成果设一等、二等、三等3个等级。成果要在区域、上海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具有一定实践效果。

四、材料报送

(一)注意事项

1.成果体例:研究报告、科研论文、著作。

2.篇幅:课题报告一般不超过10000字,科研论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

3.对已经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或参评市区级奖项并获奖的成果,必须注明有关情况。

4.各单位原则上在普遍发动的基础上择优推荐不超过本校在编在岗教职工总人数10%的成果参评(中小学、中职校选送参评的成果,原则上涵盖各类成果;幼儿园、成校和其他教育行政服务部门选送的参评成果,根据各自单位的工作特点申报)。

(二)报送时间与要求

各单位在2024年6月30日前将学校成果申报书和学校汇总表的盖章电子版上传至区教育学院FTP/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第三届新成长教师行动研究”相应成果的文件夹内(附件3以单个文件上传,以“篇名_作者_学校_成果类型_学段”命名),并由各单位科研室主任同步扫码填写好问卷。

 

 

 

五、评选保障

1.加强组织管理。各单位应制定本学校的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评选方案,组建评选专班,加强指导与管理,发动在编在岗教职员工人人参与,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2.加强正向激励。各单位以此为契机,扎实开展基于实践和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积极推荐优秀成果参加评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获得区级奖项的成果将纳入当年度全区教师专业发展成果奖和单位新成长奖考核依据。

3.加强宣传引导。各单位要根据“校校有课题,人人有专题”的要求,广泛发动,引导所有老师参与到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中来,及时宣传优秀研究成果,营造“人人都是新成长教育践行者、研究者”的浓厚氛围。

联系人: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陈越阳  13801812578

 

附件:1.奉贤区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评选工作领导小组

2.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选题指南(2024版)

3.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申报书

4.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送评成果汇总表

 

                           奉贤区教育局研究室

                     奉贤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奉贤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心

                           奉贤区新成长教育研究所

                              2023年12月27日

附件1

奉贤区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评选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施文龙  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程立春  区教育工作党委委员、区教育局副局长

        蒋东标  区教育学院院长

组  员:张竹林  区教育学院副院长

骆之强  区教育局党政办主任

詹恩东  区教育局督导室主任、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心主任

侯元丽  区教育局党政办副主任

   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秦丽斌  区新成长教育研究所理事长

陈越阳  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条线负责人

 

 

 

 

 

 

 

 

附件2

奉贤区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选题指南(2024版)

 

一、学校德育

1.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2.学校德育课程建设

3.学校思政教育研究

4.学科德育研究

5.新成长“六好”班集体建设

6.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研究

7.学生领导力培育研究

8.学生人文行走研学实践

9.“贤文化”教育创新研究

10.创新推进劳动教育研究

11.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

12.学生评价激励机制建设

13.全员导师制的实施研究

14.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5.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研究

16.青春期学生的教育研究

17.网络时代的学生教育挑战

18.新时代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工作创新

19.学校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20.新成长教育背景下助力学校德育改革与创新的路径研究

21.立德树人任务驱动下的学校德育创新研究

二、课程教学

1.学校校本课程建设

2.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课程建设

3.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4.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5.校本课程资源平台创建与校际共享机制研究

6.项目化学习研究

7.小学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8.课后服务模式的校本探索

9.新成长“三型”课堂教学推进机制研究

10.教育部统编义务教育“三科教材”( 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11.“双减”政策下课堂提质增效的研究

12.新成长课堂的价值取向、特质表现、评估标准研究

13.新课标与各学科教学研究

14.新课标与跨学科教学研究

15.“双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16.智慧课堂建设

17.数字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18.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深化研究

19.“减负增效”学科教学的行动研究

20.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践研究

2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运用研究

22.“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的研究

23.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优化

24.校本教研机制建设

25.学前“奉贤活教育”研究

26.基于幼儿学习基础素养培育的课程深化研究

27.基于学习基础素养培育的幼小有效衔接研究

28.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品质提升研究

29.教学节品牌建设研究

30.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优化研究

31.成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

32.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研究

33.成职教育与学生创业融合的实践研究

34.中职学生就业指导的研究

35.职业精神培育研究

36.成职校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研究

37.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研究

三、学生成长

1.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2.艺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3.学校膳食品质提升研究

4.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及常见传染病防控研究

5.体育艺术科技特色发展“品牌”建设研究

6.学校特色社团建设研究

7.青少年活动中心“四院一团一部”项目建设研究

8.学生活动节建设

9.以活动赛事促进学生成长的研究

10.学校兼职教师、特聘教师队伍建设

11.特色特长教师队伍建设

12.幼儿基础素养启蒙(科学素养、创新素养、审美素养、阅读素养、运动素养等)的实践研究

13.幼儿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14.促进幼儿亲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研究

15.以幼儿学习(游戏、运动、生活)故事为载体,研读与回应幼儿的支持策略研究

16.基于幼儿发展需要的保教融合研究

17.“七彩成长”重要成果奖研究

四、家校社合力育人

1.新成长家校合力育人机制研究

2.家委会建设研究

3.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建设研究

4.“贤文化、新成长”校外教育基地建设研究

5.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外教育基地建设研究

6.校外教育暨区域活动类课程的规划布局研究

7.家庭教育指导“三校”评估研究

8.新成长家长学校建设研究

9.数字化家长学校建设研究

10.“多孩”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11.家庭教育指导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12.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建设研究

13.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14.新成长关爱教育研究

15.新成长学校建设与育人功能发挥的研究

16.特殊幼儿家庭康复指导的实践研究

17.基于特殊学生(家庭)需求的区域支持系统研究

18.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辅导能力提升研究

19.家长满意度调研与提升研究

五、学校管理

1.新成长“四化”学校管理变革

2.“双减”背景下的学校管理优化

3.数字化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创新

4.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研究

5.新时代学校党群工作创新

6.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党组织建设研究

7.学校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团队建设

8.提高学校发展规划与工作计划质量的实践研究

9.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创新

10.学校学习空间建设创新

11.品质校园建设研究

12.新成长教师队伍建设

13.校园“四园”建设研究

14.深化师德建设工作机制的研究

15.校本研修创新

16.学校教师评价与绩效激励的机制创新

17.精细化管理下幼儿园“三大员”专业化操作的实践研究

18.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综合素养的实践研究

19.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管理者“四力”提升项目研究

21.学校评价研究

22.创新学校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

六、教育行政服务

1.中国式现代化奉贤教育样式探索

2.区域教育治理机制创新

3.提升区域教育行政和服务水平的实践研究

4.区域教育指导服务部门的职能转变与工作创新

5.区域教育保障支持部门的职能转变与工作创新

6.优化区域03早教管理、指导服务的研究

7.“双减”背景下区域教育生态建设研究

8.基于学校评价的区域教育管理改进研究

9.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践研究

说明:本指南仅是研究方向的参考,教师要把这些研究方向和学校教育发展和教学实际相结合,找准研究切入的具体角度,不要照搬照抄。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实践,确定选题;也可将当前教育政策和自己的教育教学结合,确定选题;还可以科学预测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确定前瞻性选题。

 

 

 

 

 

 

 

 

附件3

 

奉贤区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申报书

 

 

                                      

 

 

                                

 

 

所在单位名称及盖章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奉贤区第三届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表》)是研究成果申请、推荐、评审的重要依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栏目,客观、真实地填写。

一、封面

1.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

2.成果完成者: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人姓名,并写上所在单位名称;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单位名称。

3.编号:由上海市奉贤区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奖评审工作办公室填写。

二、成果简介

1.所属类别:是指成果类别栏中的“新成长教育实践探索领域”,如“学校德育”等。

2.研究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提出问题、开始研究日期;完成时间指解决问题、形成最终成果的日期。

3.成果概要:对成果的主要内容做说明,均应直接叙述,请勿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4.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具体指出成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阶段、所采用的方法等,问题要明确,思路、阶段要清晰,方法要有针对性。

5.成果创新点:对成果在实践中的突破、理论上的创新进行归纳与提炼。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每个创新点相对独立。

、成果曾获奖励情况

指成果在2023年以来获得的区级及以上的奖励。

四、成果持有者情况

1.以个人名义申报的成果,在个人名义申报栏中填写。每项成果持有人不超过6人(含主持人)。

2.以单位名义申报的成果,在单位名义申报栏中填写。每项成果持有单位不超过3个(含主持单位)。单位是指学校或其它法人单位。

五、成果报告

(一)需反映成果主要内容和实践探索(包括检验)过程。具体参照以下要点撰写: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成果的主要内容、效果与反思。

(二)字数要求:课题报告不超10000字,科研论文不超过5000字。

 


一、成果类别

(一)在下列新成长教育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1—学校德育

□2—课程教学   

□3—学生成长  

□4—家校社合力育人       

□5—学校管理

□6—教育行政、服务及其他

二)在下列成果申报者类别中打“√”(限选一项)

□1—以个人名义申报         

□2—以单位名义申报

 

 


二、成果简介

成果名称

 

所属类别

 

研究起止

时间

 

关键词(3-5个):

 

1. 成果概要(500字以内)

   

 

2. 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800字以内)

 

 

3.成果创新点(500字以内)

 

 

三、成果曾获奖励情况(限填3项)

时间

成果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

等级

颁奖

部门

 

 

 

 

 

 

 

 

 

 

 

 

 

 

 

 

 

 

 

 

四、成果持有者情况

(一)以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下表(以单位名义申报的不填写)

1. 主持人情况

   

 

 

出生年月

 

 

 

教龄

 

   

   

 

 

工作单位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邮政

编码

 

通讯地址

 

2. 其他成果持有人情况(一般不超过5人)

工作单位

承担任务及实际贡献

本人

签字

1

 

 

 

 

2

 

 

 

 

3

 

 

 

 

4

 

 

 

 

5

 

 

 

 

 

(二)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下表(一般不超过3个单位)

1. 主持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主管部门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2. 其它持有单位情况(一)

单位名称

 

主管部门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3.其它持有单位情况(二)

单位名称

 

主管部门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五、奉贤区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报告

(参照以下要点撰写: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成果的主要内容、效果与反思。课题报告不超10000字,科研论文不超过5000字。

 

 

 

 

 

 

 

 

 

 

 

 

 

 

 

 

 

 

 

 


附件4

奉贤区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送评成果汇总表

推荐单位(盖章):                                                     

排序

成果类型

研究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个人

所在单位

曾获奖情况

备注

 

 

 

 

 

 

 

 

 

 

 

 

 

 

 

 

 

 

 

 

 

 

 

 

 

 

 

 

 

 

 

 

 

 

 

 

 

 

 

 

 

 

 

 

 

 

 

 

 

说明:

1.排序是对本单位所申报的所有成果按照质量高低进行优先顺序的确认,请各申报单位认真对待排序,一旦申报,不得更改。

2.成果类型指“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学生成长,家校社合力育人,学校管理,教育行政、服务及其他”。

3.申报单位/个人一栏,如果以单位名义申报,就填单位名称;如果以个人名义申报,就写作者姓名。

4.所在单位一栏,如果以个人名义申报,填写第一责任人的所在单位。

5.曾获奖情况是指成果在2023年以来获得区级及以上等第奖。

6.备注栏中,注明是“著作”“课题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

第14周教育培训管理中心通知

★温馨提示:

1.因学院车位有限,暂无法对外提供停车车位,来院参加研修活动的老师,务请绿色出行。请学校领导对参加培训的老师及时通知到位。感谢配合支持!

2.学院是上海市无烟单位,请勿在校园内吸烟。

3.饮水请自带茶杯,喝饮料的老师扔水瓶时请注意干湿垃圾分类,没有喝完的水瓶请带走。

 

 

 

 

 

通知二:

各单位:黄超凤

根据培训后“不评价不赋分”的市平台教师培训要求,统计了十四五期间市级共享课程未评价情况,并上传了师干训QQ管理群,请各校师干训领导核对一下。目前尚有不少教师没有完成市平台首页下方的“已结业的课程”的课后评价,请提醒督促尽早完成。名单中如有已退休的、调离的教师,请通知学校人事干部在全国教师信息平台进行相应的教师信息处理,此项工作请在5月20日前完成。

 

通知三:

各基层单位:张紫嫣、侯陈昊

上学期推迟的2023学年奉贤区五年期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考核评比工作经学校推荐,区级笔试和区级课堂教学考核等环节,已如期完成各项工作。在评比活动中有部分教师表现突出,获得优秀奖,现按入职年份将获奖名单公示如下,请以下获奖的老师,于5月17日—5月24日至教育学院6号楼201室领取奖状。

2018年入职:

初高中: 奉中附初 屠伊能       上外附中    杨帆

        肖塘中学 张紫嫣       开放大学    周怡歆

        曙光中学 高敏宜       上外附中    褚一鸣

        曙光中学 杨旭栋       上师大四附中 刘敏


小学:     育贤小学 汤怡云       四团小学    严偲侨

        南桥小学 唐雨嘉       育贤小学    王羽婕

        明德外国语小学 范倩   恒贤小学    罗伊雯

        思言小学 狄佳妮       明德外国语小学 朱依依

        明德外国语小学 陆文静   师大附小   王琦芬

        育秀小学 奚韵佩       


学前:    解放路幼儿园    陈欣怡    待问幼儿园   姜金雯

       解放路幼儿园    顾烨

2019年入职:

初高中: 奉浦中学 诸秋华       曙光中学   李芷薇

        汇贤中学 倪婉玲       奉贤中学   石蔚澜

        肇文学校 徐慧敏       上外附中   朱彬

        育秀中学 陆王依       景秀高中   王璐瑶

        肖塘中学 侯陈昊       实验中学   朱立安

        青溪中学 马心怡


小学:     邬桥学校 陈诗慧         思言小学 顾煜庭

        恒贤小学 殷梦芸         西渡小学 蔡友伟

        临港世外 马妍芳         解放路小学 胡雨伦

        明德外国语小学 张怡雯     泰日学校 赵倩男

        恒贤小学 蒋若怡         明德外国语小学 沈佳盈

 

学前:     江海幼儿园 范诗怡         思齐幼儿园 杨依芸

 

 

 

 

教育培训管理中心

           2024年5月15日

三、奉贤区教育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关于组建区网络与数据安全中心组的通知

各中小幼学校(含中职校):罗正东

为了提升奉贤区教育城域网网络安全水平,有效地管理教育网络环境,确保教育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奉贤区教育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决定进一步充实和组建区网络与数据安全中心组。该中心组主要工作:参与教育城域网的网络规划与建设、网络安全管理、网络维护与优化、培训与宣传以及其他相关工作。他们的工作对于保障学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网络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向各校招募在网络与数据安全方面能力突出的教师成为区网络与数据安全中心组成员,可学校推荐亦可教师个人自荐,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将择优选取并发放聘任证书。

申报流程

1.申报人填写《区数据与网络安全中心组成员申报表》(见附件)。

2.附件打印盖章后,电子稿发送邮件(报名截止5月30日

联系人:夏佳慧 13482664110

奉贤区教育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2024年5月15日

 

区网络与数据安全中心组成员申报表

   

 

教师姓名

 

   

 

参加相关工作年限

 

   

 

   

 

   

 

任教学科

 

联系电话

 

是否为原区网络管理中心组成员

是(      否(  

专业能力

(毕业学校、专业、特长和相关获奖)

 

 

 

 

所在学校意见

 

 

学校领导签字):            

(单位盖章)

                               

备注:此表填写完整经签字盖章后按要求拍照或扫描上传

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第14周活动安排

一.关于组织奉贤区青少年创新交流展示活动的通知。司一坤

 

各中小学(含中职校):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等要求,全面提升本市青少年科学素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将举办上海市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节,奉贤区青少年科技节将同步进行。现将本届区青少年科技节中的重要活动“青少年创新交流展示活动”通知如下:

一、主题和宗旨

主题:创新·探索·成才

宗旨:倡导创新精神,交流创新体验,探讨创新方式,展示创新成果,树立创新典范。  

二、时间和形式

时间:2024年5月—9月

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三、参加对象

市、区级少科院小研究员。

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青少年学生可由学校择优推荐。  

四、活动内容

(一)学校推荐

围绕“创新·探索·成才”主题,各校推荐符合条件的学生,并填写好《2024奉贤区青少年创新交流活动推荐表》(见附表),经学校同意盖章后,于5月31日前将纸质推荐表及相关材料报送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部5207,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联系人:朱卫国;联系电话:13386085889。

(二)评审工作

1. 区级初评

6月上旬,区少科院将组织专家对所提交的科技创新作品或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初选,初选结果另行通知。

2.区级复评

6月底至7月初,将组织“专家面对面”复评工作,届时由进入复评的学生向评审专家展示科技创新作品或科学研究成果,交流自己在科技创新实践中的感悟。由评审组遴选一批优秀科技创新作品或科学研究成果。

(三)颁证

由区少科院颁发区级小研究员证书,并将区级优秀小研究员推荐到市级平台。

(四)典型宣传

8月-9月,以奉贤区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小研究员、区优秀创新项目获奖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成长故事为主要内容,集中展示科技创新优秀青少年的风采,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立志成才。

 

 

2024年5月15日

                                 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附件2:

2024奉贤区青少年创新交流展示活动推荐表

 

学校全称

 

学校地址

 

学生姓名

 

年级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区分院学员   □优秀学生代表

此次交流的科创成果名称及内容

创造发明设计或小课题研究报告

请另附页。

 

 

 

创新成果所属学科

□数学□物理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工程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医药与健康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 □计算机科学 □社会科学

科创成果

项目摘要

 

300字以内。

 

 

 

 

3年来科创方面

获奖情况

 

 

 

 

 

 

 

 

 

 

 

 

 

 

 

 

学校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2024        

 

备注:原则上2024年区少科院小研究员须参加。本次活动节上交的创造发明报告、课题研究小论文不再重复递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