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12月9日,肖塘中学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职初教师现场答辩活动。本次现场答辩分文科组和理科组进行,行政领导及教研组长等评委全程参与提问与评分。参赛老师先抽签决定顺序,依次进行自我介绍,接着由评委对课堂以及学科相关的内容提出问题。
文科组
首先进行答辩的是唐幸老师。办公室主任俞梅肯定了唐老师这节课结构的完整性与连贯性,提问他对于这节课的得失是怎么看的。唐老师认为满意的地方是复习课目标设定紧扣了单元目标,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率。然而语言框架太多了,可能还是要在教学设计上让学生自己去运营,才能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
第二位是王雪纯老师,她尽管刚工作,但是思路清晰,比较干练,政史地教研组长郭晶对她点头称赞。针对如何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的问题,王老师先介绍了论从史出的概念,再将自己在课堂中的做法一一解释。除此之外,她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三个月的工作体会,表示已经慢慢适应历史老师的工作,并且会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接着进行答辩的是余文皓老师,上的是语文自读课文《小站》,体现了职初老师的良好风采。
语文教研组长金姗针对课型的特点,对余老师进行提问,问如何体现它是一篇自读课的。余老师强调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以此培养借助批注和阅读提示的习惯,并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设问题链的形式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培养其自读能力。其间副校长何琛也提出建议,认为应当要关注单元主题,注意文章的语言特点。
第四位答辩的是侯陈昊老师,教导处副主任奚琳由反思中提到的标题内容为切入点提问,副校长杨彬则从实际考察,与侯老师探讨校园里如何对学生进行情绪教育和管理的问题。侯老师先解释清楚了“情绪”的专业概念,再一一讲解明白了课堂上引导学生的步骤。
最后出场的是李思佳老师,英语教研组张朱珊珊与政教处主任张连花都肯定了李老师上课的进步。朱珊珊从专题复习课入手,询问李老师除形容词外专题复习的教学重点怎么安排、落实的问题,李老师认为单元复习课,主要是以知识点的全面贯彻为主,在每堂课引入概念、分类、梳理用法的基础上,要多让学生自己开口。张连花则从肢体语言上看出李老师与学生配合默契,气氛活跃,组织严密,体现出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理科组
理科组第一位进行答辩的是唐健栋老师。理化教研组长杜淑文从实验学科作业的角度,提了“怎样了解学生回家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在活动中怎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两个问题。而唐老师的回答体现了教师的精思和巧干,例如有的买不到仪器的就用一次性杯子,分四组,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等等。随后,他解答了杨彬关于课怎么体现单元视角的问题,强调在串联单元设计的同时,还要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接着徐子尧老师先介绍了自己上课的重点和主要思路,在提问之前,就说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每个同学应该都发一张纸片,这样更直观更清楚。数学教研组长钱晓丽肯定了他反思的精神,并提出课堂中有一个问题没有深入,建议时长不够的话,可以作为课后探究作业。教导主任潘世清则强调了教学目标的设立要在课堂中进行体现。
第三位是任教第五年的蒋嘉蓓老师,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当杨彬提问如何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时,蒋老师侃侃而谈,逻辑清晰,讲道从六年级开始她就慢慢培养学生圈画数值,借助图形的习惯。而她发现这对学困生来说有难度,就设立学习互助小组(让中等生教如何把题干当中的信息标到图上去),目前九年级在这个条件下是可以解决的。这个方法其他学科的老师听了也有所收获,值得借鉴。
陈玮祎老师在最后进行答辩,她介绍了本堂课在教学上的铺垫作用,由此说明为何在课上重点选择让学生了解概念。而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则是通过做小活动与做练习的方式,了解并巩固概念。校长夏君从学科概念和教学意义的角度,向陈老师发起提问,杨彬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校本课程进行追问,陈老师都能自如地在短时间内一一回答。
答辩活动结束后,评委老师们对九位参赛教师赞赏不已,进一步给予了他们悉心的指导。本次活动让我校职初教师清晰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反思,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成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从本次“说”教中,他们已然从新出发,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