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
1.科学 |
|||||||||||||||||||||||||||||||||||||||||||||||||||||||||||||||||||||||||||||||||||||||||||||||||||||||
时间: |
2020年1月17日(星期五)下午1:10—16:00(半天) |
||||||||||||||||||||||||||||||||||||||||||||||||||||||||||||||||||||||||||||||||||||||||||||||||||||||
内容: |
课题研讨活动:用科学大观念指引探究活动 |
||||||||||||||||||||||||||||||||||||||||||||||||||||||||||||||||||||||||||||||||||||||||||||||||||||||
对象: |
1.吴志群名师工作室学员
2.部分科学教师 陆叶青(金水苑中学) 乔胜浩(洪庙中学)姜玲(实验中学) 吴昕妍(青溪中学) 朱立安(实验中学)陈远(邬桥学校) 金敏(肇文学校) |
||||||||||||||||||||||||||||||||||||||||||||||||||||||||||||||||||||||||||||||||||||||||||||||||||||||
地点: |
教育学院(2号楼STEM实验室)(吴志群) |
||||||||||||||||||||||||||||||||||||||||||||||||||||||||||||||||||||||||||||||||||||||||||||||||||||||
2. 跨学科教育 |
|||||||||||||||||||||||||||||||||||||||||||||||||||||||||||||||||||||||||||||||||||||||||||||||||||||||
时间: |
2020年1月14日(8:30——16:00)一天 |
||||||||||||||||||||||||||||||||||||||||||||||||||||||||||||||||||||||||||||||||||||||||||||||||||||||
内容: |
奉贤区中学跨学科课程案例提升项目培训活动(一)
|
||||||||||||||||||||||||||||||||||||||||||||||||||||||||||||||||||||||||||||||||||||||||||||||||||||||
对象: |
学校STEM课程建设骨干教师
带*教师将参加小学综合主题案例培训班 |
||||||||||||||||||||||||||||||||||||||||||||||||||||||||||||||||||||||||||||||||||||||||||||||||||||||
地点: |
教育学院(吴志群)(上午:报告厅,下午3号楼201) |
||||||||||||||||||||||||||||||||||||||||||||||||||||||||||||||||||||||||||||||||||||||||||||||||||||||
备注: |
1.本次培训内容是“中学跨学科案例撰写”,汇编《奉贤区中学跨学科课程案例集》。 2.请各位教师梳理一下已经写的案例或相关材料或准备写的想法,便于叶兆宁教授作针对性指导。 3.自带茶杯,尽量绿色出行。 4. 中午有客饭 |
||||||||||||||||||||||||||||||||||||||||||||||||||||||||||||||||||||||||||||||||||||||||||||||||||||||
3.政治 |
|||||||||||||||||||||||||||||||||||||||||||||||||||||||||||||||||||||||||||||||||||||||||||||||||||||||
时间: |
2020年1月13日(周一)下午13:00 |
||||||||||||||||||||||||||||||||||||||||||||||||||||||||||||||||||||||||||||||||||||||||||||||||||||||
内容: |
1、“单元教学设计”主题论坛活动 2、专家点评 3、学期末工作会议 |
||||||||||||||||||||||||||||||||||||||||||||||||||||||||||||||||||||||||||||||||||||||||||||||||||||||
对象: |
1、2019年奉贤区初高中思政学科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 2、全区初中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 3、初高中政治教研组长 |
||||||||||||||||||||||||||||||||||||||||||||||||||||||||||||||||||||||||||||||||||||||||||||||||||||||
地点: |
教育学院 (胡大维、张世杨) |
||||||||||||||||||||||||||||||||||||||||||||||||||||||||||||||||||||||||||||||||||||||||||||||||||||||
备注: |
附:2019年奉贤区初高中思政学科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名单如下)
|
序号 |
项 目 |
内 容 |
|||||||||||
3 |
工作室名称 |
吴志群名师工作室 |
|||||||||||
时间 |
2020年1月17日(星期五)下午1:10—16:00(半天) |
||||||||||||
地点 |
教育学院(2号楼STEM实验室) |
||||||||||||
内容 |
课题研讨活动:用科学大观念指引探究活动 |
||||||||||||
对象 |
1.吴志群名师工作室学员
2.部分科学教师 陆叶青(金水苑中学) 乔胜浩(洪庙中学)姜玲(实验中学) 吴昕妍(青溪中学) 朱立安(实验中学)陈远(邬桥学校) 金敏(肇文学校) |
||||||||||||
备注 |
请带好记录手册 |
6 |
工作室名称 |
钱红 |
时间 |
2020年1月15日(周三)下午1:30 |
|
地点 |
奉贤区教育学院(菜场路1132号) |
|
内容 |
1、建班育人特色主题交流;2、“文化建班”教育案例撰写指导;3、问卷调查专题研讨;4、寒假工作布置。 |
|
对象 |
名师工作室学员: 教院附中 陆剑舞 肖塘中学 黄河双 钱桥学校 王芳 头桥中学 马翠英 实验小学 胡雯漪 明德外小 张敏 肖塘小学 胡群丽 齐贤学校 张媛 古华中学 吕小莉 奉教院附小 顾慧 解放路小学 赵英 西渡学校 张璐 副主持:解放路小学 关远馨 “十佳”温馨班集体获奖老师: 奉教院附小 陈晨 肖塘小学 陈烨 南桥小学 陈艺伟 实验中学 林紫薇 肖塘中学 黄河双 华亭学校 顾梅 胡桥学校 夏晨 邬桥学校 黄芳琴 钱桥学校 史超 奉城高中 董凌军 第三届奉贤区班主任中心组成员: 古华小学 钟洁华 西渡小学 董梅娟 实验小学 夏雪妹 教院附小 仇婷婷 思言小学 杨佳 解放路小学 潘艳丽 明德外国语小学 高春红 奉贤中学 凤蓓 实验中学 李薇 汇贤中学 张娟 青村中学 王洁 西渡学校 夏艺 邬桥学校 黄芳琴 青溪中学 邹丽娜 |
|
备注 |
请各位老师提前10分钟签到。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第20通知
通知一:
2020年区级课题方案设计培训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成职校以及局有关直属单位科研室:
为加强区域科研培训、指导与服务工作,促进2020年度区级课题申报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2020年区级课题方案设计培训活动于1月18日(周六)下午1:00,在区教育学院报告厅举行,特邀市科研专家作关于课题选题、方案设计专题辅导。
本次活动参加的对象为:
1. 各校科研室分管领导或科研室主任1名;潘世清
2. 2020年区级课题预申报负责人。
奚琳 魏继东 唐佳磊 蒋嘉蓓 张敏
请各单位科研室主任通知相关人员,出席培训活动,并提前10分钟签到。
奉贤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20年1月7日
奉贤区关于2020年上海市中小幼家庭教育示范校
评选申报的通知
各中小学和幼儿园:杨彬负责
为进一步促进奉贤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充分挖掘区域中小幼家庭教育工作的典型经验,经研究决定,将于2020年2月开展上海市中小幼家庭教育示范校申报的遴选工作。
请有意向参评的学校根据《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评估指标暨评分表》(见附件)进行自评。2月28日前,自评分在85分以上的学校,根据《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评估指标暨评分表》完成“中小幼家庭教育示范校”申报总结,纸质稿一式三份上交给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戴宏娟老师,电子稿发272839891@qq.com。
奉贤区将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遴选,在此基础上,报上级领导审核后,推荐若干学校参加上海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示范校的评选。
附件:《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评估指标暨评分表》
奉贤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奉贤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服务中心
2020年1月7日
附件
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评估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估重点 |
分值 |
A1保障条件 (15 ) |
B1统筹规划 (3) |
1.学校章程中有保障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相关内容。 |
1 |
2.学校发展规划中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实施家校合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等。 |
1 |
||
3.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将家庭教育列为重点工作内容。 |
1 |
||
B2工作机制 (5) |
1.建立由校(园)长负责、分管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能定期总结、反思、推进校(园)家庭教育工作。 |
2 |
|
2.有家庭教育实施骨干团队,工作机制健全,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工作效能明显。 |
1 |
||
3.将学校安排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教师工作量,并纳入年度考核,给予相应激励。 |
1 |
||
4.充分整合家庭、社区资源,建立“家-校-社”家庭教育协调共建机制。 |
1 |
||
▲B3师资队伍 (5) |
1.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
2 |
|
2.形成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稳定的教师核心团队,定期开展分学段、分年级、分层次的家庭教育指导和研修活动。 |
2 |
||
3.聘请优秀的学生家长及社会上有专业特长的人员组成家庭教育指导的兼职队伍。 |
1 |
||
B4经费保障(2) |
有充分保障家庭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家庭教育教师培训等的专门经费,并逐年增加。 |
2 |
|
A2家校合作 (30)
|
▲B5家长委员会 (10) |
1.建立学校(幼儿园)-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网络。 |
2 |
2.家长委员会产生程序规范、架构合理、权责相当,是相对自治的组织。 |
2 |
||
3.家长委员会能主动通过微信等新媒体、讲座等多种途径为家长提供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面向家长定期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 |
3 |
||
4.学校为家长委员会的建立与运转提供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确保家长委员会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实施监督,提出意见、建议。 |
3 |
||
▲B6家长学校 (8) |
1.家长学校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有教材、有主题、有活动开展和成效评估。 |
3 |
|
2.每学期能针对不同年段家长的需求、热点和难点问题举办1-2次专题培训或讲座,家长参与度高,有记录、有反馈。并能对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 |
3 |
||
3.家长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6次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家长参与率达90%,有记录、有反馈。 |
2 |
||
▲B7家校互动 (12) |
1.精心策划组织校园开放日、接待日、家长会等,依托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活动平台,让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学校,增进亲子沟通和交流。 |
2 |
|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多途径开展个性化指导;建立完善的家访制度,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状况,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
3 |
||
3.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微信等新媒体,建立家校互动、信息沟通服务平台,有家庭教育指导相关内容,且内容及时更新,并建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
3 |
||
4.学校关注家长意见和建议,并建有多种家长提出诉求的渠道。学校能及时处理家长诉求,并反馈、存档。 |
2 |
||
5.积极参与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给社区以专业支持。 |
2 |
||
A3教育成效 (25)
|
B8科学研究 (10) |
1.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家庭教育指导需求专题调研,并能用于指导家庭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
3 |
2.有家庭教育相关的研究课题引领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近三年内至少有1项区级及以上课题结题。 |
4 |
||
3.有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著作、论文等),积累一定的资料库或数据库。 |
3 |
||
B9课程建设 (7) |
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建有符合学校实际、家长实情的家庭教育指导校本课程,并有相配套的教材、讲义、指导手册或视频等课程资源。 |
7 |
|
B10家长满意度 (4) |
家长对校(园)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满意度达90%左右。 |
4 |
|
B11社会评价 (4) |
惠及周边社区及学校,社区及学校对校(园)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满意。 |
4 |
|
A4特色示范 (30) |
▲B12特色品牌 (15) |
1.围绕校(园)情,结合家长和学生的特点,形成值得推广的典型经验。 |
7 |
2.特色经验有提炼,有总结,有机制,有平台,有成果,有认可度。 |
8 |
||
▲B13示范辐射 (15) |
1.校(园)家庭教育的经验和特色在全国、市进行展示或主题研讨,或获得市级及以上表彰。 |
8 |
|
2.校(园)家庭教育的经验和特色可复制、可推广,在全国、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7 |
注:1.按二级指标评分,精确到0.1分;
2.示范标准为:总分为85分以上,每项二级指标得分率不低于70%,且带“▲”的重点指标得分率不低于90%;
3.如经核实,家校沟通中存在不当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取消本年度评选资格。
通知一:奚琳负责
关于“身边好老师”师德故事征集与遴选的通知
各基层单位:
为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从典型教育故事中感受师德的力量,全面提升区域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培育一支“四有”教师队伍,现面向全区教师组织开展 “身边好老师”师德故事视频的征集与遴选工作。
一、视频征集要求
要求项目 |
关键词 |
具体要求 |
名称 |
规范性 |
表述清晰易懂、简洁明了(不得超过30个汉字或60个英文半角字符)。 |
一致性 |
表述准确,与内容相一致,切入点小,聚焦某一已解决的具体问题。 |
|
先进性 |
反映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和发展水平。 |
|
内容 |
思想性 |
故事以“四有好老师”为导向,具有反思性,能够引起思考,无政治性和科学性错误。 |
专业性 |
体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专业性,一个故事聚焦一个专业主题,如“爱岗敬业”“因材施教”等。 |
|
真实性 |
故事真实有据,符合实际,不虚构、不杜撰。 |
|
故事性 |
故事完整,主线清晰,结构合理,有情节,有吸引力。素材与观点匹配度高,能够激励人心、引起共鸣。 |
|
规范性 |
语言表述准确,清晰易懂,叙述流畅。 |
|
技术要求 |
格式 |
通用视频格式,如MP4等。 |
清晰度 |
视频的参数在720P及以上,码率在2000kbps及以上。 |
|
时长 |
每个视频时长5-10分钟。 |
二、视频提交须知
1、截止时间
第一批视频资源征集截止时间为2020年2月25日。
2、提交要求
各单位以“师德故事+单位”为主题,压缩打包为“附件”发送邮件。附件含:
(1)汇总表
(2)师德故事视频
(3)视频故事文本
3、视频故事文本要素
(1)标题;
(2)导语:讲述选择该故事的背景与原因;
(3)内容:详细讲述故事,与视频内容相一致;
(4)反思:重点写作者对以上故事的反思,对日常教育生活的启示,以此引发的实践行动;
(5)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高清照片1张等。
4、提交方式
提交邮箱地址:3304777650@qq.com
联系人:季莹璀
联系电话:15821333558
提交时附上信息表(参见附件)
附件:
“身边好老师”师德故事征集信息表
序号 |
宣讲人姓名 |
宣讲人单位 |
宣讲人 联系方式 |
视频故事 名称 |
是否已在区内宣传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
8 |
|
|
|
|
|
9 |
|
|
|
|
|
10 |
|
|
|
|
|
通知二:
“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征文比赛
各基层单位: 奚琳负责
为推进新时期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弘扬于漪老师教书育人精神,在全区范围内形成“讲于漪,学于漪,做于漪式好老师”的良好氛围。现面向全区教师开展“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征集活动,现面向全区教师征稿。
一、征稿内容
1. 讲于漪。作为于漪故事的亲历者,讲述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和于漪老师相遇的真实故事。
2. 学于漪。作为于漪思想的学习者,讲述自己学习于漪老师的事迹、报告、著作、思想等的感悟与思考。
3. 见行动。作为于漪思想的践行者,讲述自己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以于漪老师为榜样,学做于漪式好老师的故事。
二、 作品要求
1.主题突出,内容积极健康。
2.故事性强,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3.严禁抄袭,倡导原创。
4.字数不少于1500字。
5.图文并茂,图片要求与主题相关。
三、 作品结构
1.文章标题
2.导语:讲述选择该故事的背景与原因。
3.故事:故事要典型生动,重点突出,能够引发读者情感共鸣与深入思考。
4.反思:重点写作者对以上故事的反思,对日常教育生活的启示,以此引发的实践行动。
5.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
注:故事中如果有照片、图片,请在提供WORD文件同时提供图片原文件,图片要清晰,像素至少为800*600,无版权问题。
四、 评选办法
1.组织专家学者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优选一二三等奖,届时将举办颁奖典礼并进行表彰。
2.优秀作品将在“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微信公众号、《上海师资培训》刊登。
五、 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0年2月25日。
六、 投稿方式
1.投稿邮件请以“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 +学校姓名为名称。
2.在稿件标题左上方注明“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字样。
3.稿件需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邮箱。
4.联系人:季莹璀
联系电话:15821333558
投稿邮箱:3304777650@qq.com
提交时附上信息表(参见附件)
附件:
“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征文大赛信息表
序号 |
姓名 |
单位(全称) |
文章标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知三:奚琳负责
关于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师(2-5年)专业发展实践研究项目
立项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
我区申报的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师(2-5年)专业发展实践研究项目,经由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组织专家评审,有9个项目获得市级立项,获得立项的项目详见以下列表。为推动项目的实施,兹定于1月14日(周二)下午3点,在学院5号楼502室召开项目负责人会议。
参加对象:1、“校级实践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2、“教师实践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与学校师干训干部
附:奉贤区中小学(幼儿园)青年教师(2-5年)专业发展实践研究项目市级立项项目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所在单位 |
区级实践研究项目 |
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奉贤区五年期教师教育教学基础素养 “回炉提升”的实践研究 |
徐莉浩 |
奉贤区教育学院 |
校级实践研究项目 |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青年教师命题能力的研修 |
胡爱花 |
奉贤区明德外国语小学 |
“幼儿自主阅读支持性环境创设”特色团队建设的实践研究 |
张 谊 |
奉贤区实验幼儿园 |
|
“工作坊”促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
张 立 |
奉贤区江海幼儿园 |
|
教师实践研究项目 |
基于思维导图对初中语文教师单元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
袁紫依 |
奉贤区实验中学 |
生涯规划教育改善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实践研究 |
杨 阳 |
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
|
巧用校园资源提升小学自然综合活动品质的实践研究 |
顾 奕 |
奉贤区青村小学 |
|
基于校情的小学自然“创”课程项目化执行的实践研究 |
陆玲佳 |
奉贤区金水苑小学 |
|
利用学习故事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实践研究 |
张海艳 |
奉贤区满天星幼儿园 |
奉贤区教育学院教育培训管理中心
2020年1月8日
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第20周通知
一、关于学校集群网站运维的通知
各中小幼(学校网站集群单位):陆立新 胡晓燕 负责
经信息中心与集群网站制作公司协商,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集中为学校的网站新增或删除栏目,请需要的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开学一个月内)向信息中心提出申请(申请表附后),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交信息中心卫燕老师(教育学院2号楼405室),信息中心将尽快要求公司完成。日常技术支持可在微信群中提出。
学校集群网站栏目增减申请表
学校名称 |
|
||
校(园)长姓名 |
|
联系电话 |
|
网站负责人 |
|
联系电话 |
|
原有栏目截图:
|
|||
新增栏目名称:(如有二级栏目请将写明)
|
|||
删除栏目名称:
|
|||
校(园)长签名(盖章):
日期 : 年 月 日 |
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2020.1.8
二、关于申报2020年区级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陆立新负责
为了深入贯彻执行《奉贤区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遵循“整体布局,激活基层,重点突破,有效导向”的思路,积极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学校和智慧课堂建设。鼓励信息技术面向教育教学一线的创新应用,提升区域基层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决定组织申报2020年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现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要求
项目以数字化环境下教与学方式改革为重点,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以教材数字化、课程资源化、教学个性化、教研协作化、环境虚拟化、学习自主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切实推动信息技术面向学校教学一线的深入应用。
详见附件1:《2020年奉贤区教育信息化项目指南》。
二、申报与遴选
1、项目采取申报制。项目分别设立重点实践项目和一般实践项目。项目完成期限自立项批准起一般为两年。
2、本项目申报对象为中小学校、幼儿园,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校(园)长或信息化分管领导。
3、项目申报与遴选按照《奉贤区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意见(试行稿)》规定要求和程序进行(详见附件2)。
4、项目申报单位请按照《奉贤区教育信息化项目申请书》格式要求逐项认真填写(详见附件3)。申请书文本一式3份,由学校加盖公章后上报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申请书电子稿同时请发至邮箱:zhuqinfx@163.com。
5、项目申请书上报截至日期:2020年3月30日。
三、项目经费
立项的信息化实践项目为实践研究项目,如产生相关费用,由申请单位自行解决。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2020年1月8日
附件1:
2020年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指南
1、 教育云平台的实践应用(学校空间、教师空间、学生空间)
2、 云课堂的实践应用
3、 智慧课堂的实践与应用
4、 “微视频”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5、 学习分析系统的实践与应用
6、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应用
7、 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实践与应用
8、 视频技术支持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9、 视频技术支持下的学生学习行为研究
10、 3D打印技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实践应用
11、 基于网络的校本(或跨校)课程建设与应用
12、 基于网络的校际(或资源联盟体)合作实践
13、 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实践
14、 基于网络的家校互动实践
15、 无线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创新实践
16、 教师用移动终端的应用案例实践
17、 基于信息技术的STEM项目的实践
18、 基于信息技术的图书馆建设与应用
19、 数据分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基于AR、VR的教学资源创建与教学实践研究
21、基于智能机器人的创新实验室应用
22、提升教师信息安全素养的实践研究
23、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
24、中小学生生涯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实践与应用
本指南仅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的方向,各学校可根据教育发展和学校实际进行分解和细化,亦可根据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兴趣和研究基础自行确定项目名称和相关内容。
附件2:
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管理工作意见
(试行稿)
为了进一步落实“以信息技术促进学校发展,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发展,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方针,提高区域信息化整体水平,规范区域信息化管理工作,调动学校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与应用的积极性、创造性,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信息化项目申请
1、 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实际,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每年颁布《奉贤区教育信息化项目指南》。
2、 各基层学校参考《奉贤区教育信息化项目指南》,确立适合本校实施的信息化项目,完善信息化项目设计,填写《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申请书》并上报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每所学校限报一项。
3、 申报立项的信息化实践项目尚未完成的学校,不得申报新信息化实践项目。
4、 每项信息化实践项目限报负责人一名,项目组成员一般不超过12名。
5、 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对上报的信息化实践项目申请学校资格及信息化实践项目设计进行审核,符合申报资格的信息化实践项目方可进入立项评审程序。
第二条 信息化项目立项评审
1、 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组织评审人员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信息化实践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当年度重点信息化实践项目和一般信息化实践项目并报教育局审批。
2、 经教育局审批的重点信息化实践项目和一般信息化实践项目将在奉贤教育网上进行公示。
第三条 信息化项目实施论证与中期检查
1、 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组织开展重点信息化实践项目和一般信息化实践项目的实施论证活动。
2、 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组织信息化实践项目中期检查活动,了解信息化实践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同时根据需要对有关信息化实践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查。各信息化实践项目组应密切配合,积极接受检查,做好中期总结,填写《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中期检查表》。
3、 批准立项的信息化实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求修改实施内容、进度、技术指标和变更研究人员,必须提出书面报告,报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审批。未报告或已报告而未经批准的各信息化实践项目组不得随意自行修改或变更实施方案。
第四条 信息化项目成果鉴定
1、 信息化实践项目实施终结时,信息化实践项目负责人应整理好相关研究资料,填写《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成果鉴定申请表》,向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提出鉴定申请。
2、 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组织信息化项目成果鉴定活动。各学校应根据活动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并及时将信息化项目实施材料整理存档、上交。
3、 通过鉴定的信息化实践项目,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将发放鉴定证书。
4、 未通过鉴定的信息化实践项目,学校根据鉴定组意见做好资料补充、报告修改等工作后,可申请再次鉴定。
5、 因故需要延期的信息化实践项目,项目负责人必须在原实施计划结束前1个月提出申请报告,报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审批。每个信息化实践项目只能申请延期一次,且延期时间不超过一年。
第五条 信息化项目成果推广
1、 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每三年组织一次优秀信息化实践项目评比活动。
2、 区教育发展研究室通过《奉贤教育》、信息化论坛、信息化工作现场会等形式,推广优秀信息化项目。
第六条 奖励与处罚
1、 未能按计划完成的信息化实践项目,将视情况取消信息化实践项目。
2、 对在信息化项目实施工作中弄虚作假者,将视其情况对相关人员给予批评教育、取消信息化项目、取消相关荣誉。
3、 被取消信息化实践项目的学校,三年内不得申报信息化实践项目。
奉贤区教育局
附件3:
分类
编号
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
申 请 书
项目名称
学 校 联系电话
负 责 人 联系电话
申请日期
填 表 须 知
一、每项信息化实践项目限报负责人一人。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并在实施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二、每一学校同一时间内只能承担一项信息化实践项目。申报立项的信息化实践项目尚未完成的学校,不得申报新信息化实践项目。
三、项目组主要成员指包括项目负责人在内的项目设计、研究和组织实施人员,人数一般不超过12名。
四、申请书须经学校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一式三份)。
五、申请书须如实填写,并用A4纸打印。
一、项目组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
|
|||||||
项目负责人 |
|
职务 |
|
|||||
主
要
成
员 |
姓名 |
年龄 |
职称 |
工 作 单 位 |
专长 |
承担的具体任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项目实施的条件分析
1、项目实施的意义:
|
2、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情况:
|
3、项目组人员结构:
|
4、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 |
5、项目经费来源: |
三、项目实施方案
(明确项目实施目标、实施内容、实施过程和相关技术指标,包括阶段成果名称)
|
四、部门意见
学校意见和信誉保证
单位(盖章) 校长(盖章) 年 月 日 |
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盖章) 年 月 日 |
区教育局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盖章) 年 月 日 |
三、关于区级信息化实践项目鉴定的通知
各项目学校:
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将于2020年3月中旬开展区级信息化实践项目鉴定工作,请以下项目学校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1) 项目鉴定报告(WORD文档)
(2) 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成果鉴定表(附后)
(3) 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实施主要活动一览表(附后)
以上资料请以学校命名的压缩文件上传至“ftp://10.152.8.99/教育学院/信息中心/信息化项目成果鉴定申请/”文件夹中,截止时间:2020年3月1日。具体鉴定时间另行通知。
项目 编号 |
单位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立项 时间 |
项目类型 |
预期完 成时间 |
2016001 |
阳光外国语学校 |
吴耀辉 |
中学数学基于“极课大数据”学习分析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
2016/03 |
重点项目 |
2016001 |
2016005 |
育贤小学 |
季锦华 |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平台建设与应用 |
2016/03 |
重点项目 |
2016005 |
2016006 |
树园幼儿园 |
彭春红 |
微视频在幼儿生活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 |
2016/02 |
重点项目 |
2016006 |
2016024 |
绿叶幼儿园 |
沈建英 |
创客园--幼儿学习方式变革的下一个支点的实践与研究 |
2016/03 |
一般项目 |
2016024 |
2016029 |
金麦穗幼儿园 |
|
幼儿书画“微视频”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
2016/02 |
一般项目 |
2016029 |
2016031 |
青青草幼儿园 |
周蓓红 |
青青草幼儿园数字化校园电视台的建设与应用 |
2016/03 |
一般项目 |
2016031 |
2017004 |
金海幼儿园 |
张冬梅 |
新媒体环境下的家园“管理”实践研究 |
2017/09 |
重点项目 |
2017004 |
2017006 |
奉浦幼儿园 |
周青 |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户外野趣运动的研究与实践 |
2017/03 |
重点项目 |
2017006 |
2017008 |
青村中学 |
夏晶晶 |
利用APP提升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 |
2017/01 |
一般项目 |
2017008 |
2017010 |
庄行学校 |
洪玉龙 |
以“极课大数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减负增效的实践研究 |
2017/03 |
一般项目 |
2017010 |
2017016 |
肖塘幼儿园 |
宋利红 |
点读笔在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 |
2017/03 |
一般项目 |
2017016 |
2018002 |
解放路小学 |
高菊华 |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
2018/06 |
重点项目 |
2018002 |
2018003 |
奉贤中学 |
林春辉 |
奉贤中学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应用 |
2018/06 |
重点项目 |
2018003 |
2018004 |
江海幼儿园 |
张慧纬 |
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
2018/06 |
重点项目 |
2018004 |
2018005 |
金豆豆幼儿园 |
陆美芹 |
基于微视频的彩墨画课程建设 |
2018/06 |
一般项目 |
2018005 |
2018006 |
实验幼儿园 |
宋超越 |
基于数字绘本平台的幼儿阅读素养培养 |
2018/06 |
一般项目 |
2018006 |
2018007 |
洪庙中学 |
曹敏 |
构建智慧课堂 完善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 |
2018/06 |
一般项目 |
2018007 |
2018008 |
金蔷薇幼儿园 |
王秀芳 |
以童话特色为抓手,运用微信公众平台促进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 |
2018/06 |
一般项目 |
2018008 |
2018009 |
奉城第一小学 |
乔流英 |
基于新型互动黑板的智慧课堂建构 |
2018/06 |
一般项目 |
2018009 |
2018010 |
柘林幼儿园 |
鲍元华 |
利用“掌通家园”平台优化园所管理 |
2018/06 |
一般项目 |
2018010 |
2018013 |
金棕榈幼儿园 |
徐燕燕 |
利用平板电脑 提高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效果 |
2018/06 |
一般项目 |
2018013 |
2018014 |
肇文学校 |
张钱浩 |
微课在“学案双单”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 |
2018/06 |
一般项目 |
2018014 |
2018015 |
教育学院 |
吴慧强 |
基于智慧云平台的录播系统应用的实践与应用 |
2018/06 |
一般项目 |
2018015 |
2019001 |
江山小学 |
杨品莲 |
基于《砖桥》综合特色课程的数字化课程建设与应用 |
2019/05 |
重点项目 |
2019001 |
项目编号
奉贤区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
成果鉴定申请表
项目名称
学 校 联系电话
负 责 人 联系电话
项目实施起讫日期
主要成员数 参与人员数
填表须知:
1、本表格为区教育信息化项目成果鉴定申请所用,由项目负责人如实填写。
2、本申请书一式两份,填写完毕后交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3、信息化项目成果鉴定活动由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统一组织。
一、项目实施的主要成果:
|
二、项目实施的主要经验:
|
三、项目成果的推广计划:
|
填表人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
阶 段 成 果 ⌒ 一 ︶ 情 况 |
成果名称 |
|
完成时间 |
|
||||
成果内容 提 要 |
|
|||||||
成果形式 |
1、调查报告;2、经验总结;3、实施方案;4、应用平台; 5、课程教材;6、培训教程;7、信息资源;8、其它。 |
|
||||||
第一作者姓 名 |
|
是否发表或出版 |
|
刊物或出版社名称 |
|
|||
阶 段 成 果 ⌒ 二 ︶ 情 况 |
成果名称 |
|
完成时间 |
|
||||
成果内容 提 要 |
|
|||||||
成果形式 |
1、调查报告;2、经验总结;3、实施方案;4、应用平台; 5、课程教材;6、培训教程;7、信息资源;8、其它。 |
|
||||||
第一作者姓 名 |
|
是否发表或出版 |
|
刊物或出版社名称 |
|
|||
学校意见 |
||||||||
负责人签字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
(以下由项目鉴定小组填写)
项目成果鉴定意见(选题的意义,研究过程的科学性,成果的创新性、实践性和推广性等)
|
|||||||
项目资料 归档情况 |
1、完整;2、基本完整;3、不完整。 |
|
|||||
实施结果与 原方案关系 |
1、基本无调整;2、部分调整;3、重大调整。 |
|
|||||
对成果推广 的预测意见 |
推广价值 |
1、有;2、无;3、难以预测。 |
|
||||
推广范围 |
1、本市;2、本区;3、本校。 |
|
|||||
鉴定结果 |
1、通过;2、基本通过;3、未通过。 |
|
|||||
鉴定小组 |
姓 名 |
职 称 |
单 位 |
签 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意见 |
|||||||
盖章 年 月 日 |
信息化实践项目实施主要活动一览表
填表须知:
1、本表格为区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成果鉴定申请所用,由项目负责人如实填写。
2、“时间”格式为“年/月/日”,“项目实施主要活动”指开展项目研究与实践的各项活动,“相关资料”指与活动相关的新闻报道、会议记录、发言稿、演示文稿、照片、视频、文档资料等佐证材料。
项目编号 ;学校
序号 |
时间 |
项目实施主要活动 |
相关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_ _ 填表日期___ __